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在线调查 感谢您的参与
您经常食用黑森食品吗?
  • 经常每天都要食用
  • 大概每周食用一次
  • 偶尔食用
  • 从未食用过
位置 | 首页 — 黑森要闻
绥阳局:“蘑菇大王”——徐化林
作者: 来源: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 2014-08-14(已经被浏览4349次)



在林区产业转型发展的大潮中,涌现出了许多产业致富带头人,而绥阳林业局的徐化林便是其中之一。他在绥阳林业局可以说是一位名人,让他出名的不是别的,而是咱们林区常见的蘑菇。
带着一份好奇,在经营所党总支书记的引领下,记者前往徐化林的“林泉”菇业基地。人未到,就有机器的轰鸣声远远的传来,让你不由的产生一种兴奋和激动。“那位开钩机的司机就是徐化林,既当老板又当工人,拳打脚踢啥都会。”走近后,单位领导向我们介绍。生产现场真是火热。这头儿用钩机运料,那面用筛糠机拌料,最后用装袋机装料,基本实现了机械化。10余位工人各有分工,工作忙碌但井然有序。
徐化林是个热心肠,知道了我们的来意,停下手头的工作,带着我们在他的菇业基地转了一圈。
“这几个正在建设的工程是什么?”在去养菇大棚的路上,记者看到有几处建筑正在施工。“今年我准备新建四栋养菇大棚,以前的棚小了,也少了,而且冬天气温低,影响产量和效益。林业局和单位非常支持蘑菇产业的发展,给了我很多优惠政策。这几个大棚建成后,市场供应量就上来了,效益很可观。”言谈中,一种自信,一种希望流露其中。
通过交谈得知,徐化林是一名党员,今年48岁,以前在林场当过营林验收员、工段副段长、多种经营站副站长。无论在哪个岗位,都是佼佼者。天保工程实施后,木材产量越来越少,林区职工的工作量不饱和,生产淡季没有收入。是安于现状还是另想出路?面对现实,不服输的性格让徐化林的人生发生了一次大的转变。“林区资源这么丰富,不砍木头也应该有很多出路。”
这几年来,他和妻子养过猪,开过商店,种过地栽木耳,虽说没挣什么大钱,但生活过的比以前殷实了,手头也有了点积蓄。
    产业转型发展的种种经历磨练了徐化林洞察商机的敏锐度。看到废弃的地栽木耳菌袋弃之荒野,看到伐区剩余物枝桠藤条白白腐烂于山间,他有点不安,“能不能利用这些资源发展点什么产业?”
2009的春天,对于徐化林来说,是个不平凡的春天。通过走出去参观考察,他决定依托二道岗经营所地处绥芬河、东宁、绥阳黄金三角区中心地带,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,以及林区丰富的资源优势,发展蘑菇产业。
   “把党员干部聚在产业转型上、群众富在产业发展上,为创业者提供最优的服务、最大的支持、最佳的平台”。按照局党委、林业局的要求,徐化林的蘑菇事业得到经营所领导的大力支持,在建大棚的用地、用料等各方面都给予了优惠的政策。当年他投资28万元,建厂房280㎡,蘑菇蔬菜生产暖棚600㎡,保鲜库40㎡,深水井一口。几年的摸索,几年的实践,经验越来越成熟,蘑菇产业越做越大,产品销售到东宁、绥芬河、牡丹江、海林等地,因为蘑菇的质量好,价格优惠,他又是一个实诚人,所以蘑菇倍受青睐,供不应求。徐化林成了名符其实、远近闻名的“蘑菇大王”。每年生产平菇、榆黄蘑20万袋,平均日供市场1000斤,年产值100多万元,他还给自己的蘑菇注册了“林泉”牌儿商标。
自己富不算富,大家富才是富。走上致富路的徐化林没有忘记其他的职工群众,不光本单位的职工向他学习,他热情耐心教,就是其他林场所、林业局以及周边的县市村屯的群众来参观学习,他也照旧大门敞开,毫不保留。
曲成秋、崔贯福夫妻俩常年在徐化林的菇业基地工作,成了这里的技术和劳力骨干。蘑菇产业的发展培养了技术人才,带动了下岗职工就业。像这样常年在这里劳动的有十余人,生产高峰期,达到20余人,一年光用工费用就得支出30多万元。对待工人们,徐化林就如对待亲兄弟姊妹,手把手的教他们怎样拌料、怎样养菌,采摘时应注意什么。他希望更多地职工家属掌握种植蘑菇的生产技术,将这一阳光产业做大做强。
旗帜的力量是无穷的。今年,在徐化林的带动下,蘑菇产业的发展在绥阳局异军突起,全局食用菇种植达50余户,发展平菇、滑子菇、元蘑等食用菇共100万袋,鲜品总产量达100万公斤,创产值500万元,利润300万元。
在绥阳林业局,像徐化林一样,带领职工致富的党员还有很多。他们通过自己思想的解放、观念的转变、工作的创新,走在了经济转型发展的前列,为建设美丽富庶和谐的林区做着积极地贡献。(韩智华)


上一篇:小葡萄做成大文章
下一篇:“甜蜜”事业中的女状元